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016年07月04日 19:19:09 访问量:111 作者:吴亚坤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元山小学  吴亚坤

最近读了一本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它是由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写的关于教师如何教育孩子的书。

教育是千古不变的话题,中国有孔子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育思想,西方有皮亚杰提出儿童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特点,苏联也有许多的教育思想家,如加里宁和苏霍姆林斯基。其中苏霍姆林斯基是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他可以说是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看了他的书后有了一定的感悟,故而写下这篇文章。

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在这本书中也一直贯彻着这一思想。书中共有100条建议,在此,我将选取几条对我来说影响十分之大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习,那么我们教师就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存量,而想要储备充足就必须多进行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广博的知识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知道阅读的好处。保护学生的自尊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都可以进行思考,那么就不怕有学生捣乱。苏霍姆林斯基说只要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后个人的人格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精疲力竭,因为学生们的精力都被纳入了正当的轨道。看了这条建议让我在教学之初看到了曙光,因为当时没有经验,每天上课学生都特别的乱。而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因为无聊而捣乱,只会训斥他们,所以每天都过的异常的疲惫和烦躁,看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这都是我的错,知道了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评定,让他们应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给予他们一定的信心才是我要做的事。这样做了以后果然有效果,但是呢在完善这条路上我还需要继续的努力。在上课时,学生们会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来等待着解答,我庆幸自己读过几本书,不然都不知如何给他们解答,我曾经试过只是按照课本上来给学生们讲,他们听的兴致都不够浓厚,各干各的,都不怎么爱听,后来我加入了我知道的一些课外知识,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第一次感到轻松。由此,我知道了教师本身的储存量十分重要。而要想源源不断地给学生知识,就必须不停地阅读,这一点是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中汲取来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可以在观察中活跃起来,认为观察是思考和实际知识之母啊,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因为在教学中常会有学生问:“老师生命是什么呀?”等等之类的高深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去用言语来解释这个问题,或者解释得不够深刻或者不能为他们的接受,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观察了,结合从春天到冬天的一个时期,小草、树木的生长变化来解释,这就容易多了。他们一下子就懂了:生命是从小草发芽长大到枯萎。从观察中得到一些启示,比凭空叙述要好得多。而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阅读可以让某些同学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生学习困难,只要读书越多思路就会越清晰,他的智慧就会越丰富。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从学生的兴趣这种思维记忆力,动手能力及阅读方面一一说明,教给教师从学生的以上特征中找出一条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并且写出了教师本身应具备的一项特质,提醒我们新教师应怎样去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等等。

这本书对我这样的新手来说,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未来前进的道路,让我不在迷茫中摸索着前进;也像是海边的灯塔,照亮了海湾的礁石,让我这个掌舵新手不至于触礁,可以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编辑:马彩霞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元山小学校 特此声明。